当前位置:综合新闻

《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时间:2025-09-19 来源:伟德官网怎么下app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已成为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就业方式相对灵活、用工关系复杂,传统劳动保障体系难以完全覆盖,导致该群体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面临诸多权益保障问题。为此,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补齐制度短板,明确各方责任,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 出台背景与意义

《措施》的出台,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和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我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意义在于:

1.明确权益保障底线:针对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分类厘清用工关系,明确平台企业及合作企业的责任,为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基本遵循。

2.补齐制度保障短板:重点围绕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安全等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3.促进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用工、保障权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平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 核心内容与亮点解读

《措施》内容全面,涵盖了用工管理、报酬保障、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关爱服务、纠纷处理等多个方面,其主要亮点和核心内容如下:

(一)分类指导,规范用工形式

1.强调直接用工:鼓励平台企业提高自有员工比例,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者,要求依法订立劳动合同。这有助于将更多劳动者纳入传统劳动法律保护范围。

2.规范灵活用工: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要求订立书面协议,并使用示范文本,合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对个人自主经营或自由职业,明确按民事法律调整。这体现了“分类施策”的精细化管理思路。

3.加强用工监管:明确禁止“诱导或强迫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用工责任的行为,直击当前部分平台逃避责任的痛点。同时,要求平台企业对合作企业的用工行为负责,并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引导和监管。

(二)聚焦关键,保障核心权益

1.劳动报酬保障

规制“算法”:要求企业合理设定考核要素,不得按“最严算法”考核,并提出“算法取中”,体现了对“算法霸权”的约束,保障劳动者基本工作条件和休息权。

防止过劳:要求企业对连续高强度工作者进行疲劳提示和暂停派单,这是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直接保护。

集体协商:鼓励就定额、单价、抽成比例等开展集体协商,赋予劳动者更多话语权。

足额支付:明确要求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报酬,并规定节假日、恶劣天气工作的额外报酬或补贴。

2.社会保险全覆盖

打破户籍限制:全面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解决了跨地区流动人员的参保难题。

“应保尽保”:通过政策引导和便捷的网上服务,推动所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医疗保障:明确了劳动合同制劳动者参加职工医保的要求,同时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并取消不合理参保限制,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三)筑牢防线,强化劳动安全

1.职业伤害保障:要求直接用工方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更重要的是,明确将按照国家部署,在重点行业启动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是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无人管”问题的破冰之举。同时鼓励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2.安全生产责任: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其改善安全条件、配备防护装备、加强安全培训,特别是交通安全教育,并落实恶劣天气下的劳动保护措施。

(四)体现温度,优化服务与关爱

1.公共就业服务: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服务。

2.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并落实补贴,鼓励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助力劳动者职业发展。

3.工作生活服务:提出建设“爱心驿站”、“司机之家”、“快递员之家”、“零工驿站”等设施,解决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实际困难。同时,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文体服务等方面提出关怀措施,体现人文温度。

4.工会维权服务:大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通过工会组织参与集体协商、获取法律服务、享受困难帮扶和各类关爱活动,为其提供组织依靠。

(五)多元共治,化解劳动纠纷

1.高效处理争议: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做好监测预警和裁审衔接,发布典型案例指导,并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

2.强化监察执法:将新就业形态纳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拓宽投诉渠道,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预警和查处拖欠报酬、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实行联合激励惩戒。

3.构建协同格局:强调各部门协同联动,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规章制度和算法规则的监督审查,推动行业自律,对侵害权益行为及时约谈查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 总结与展望

《若干措施》是一份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政策文件,它直面新就业形态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从制度设计到具体措施都体现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决心和力度。其成功实施关键在于:

1.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平台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保障劳动者权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各相关部门需打破壁垒,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3.发挥劳动者和工会组织作用:提升劳动者维权意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和监督作用。

4.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引导和典型示范,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共识。

该《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省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望显著提升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为全国范围内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地方经验”,最终推动平台经济走向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Baidu
map